Monday, October 23, 2006

Now, or never.

人們說: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。」

我說:「機會是留給放手一博的人。」

有時候,我們會太想確定前方的路該怎麼走,而浪費了太多時間留在原點。萬一這個世界不是用走的呢?萬一機會就像一班公車不等人的公車,當你確定好你該搭哪一路時,才發現他正巧無情地從你眼前開過呢?

也許我們都被這考試教育文化養壞了,導致我們總以為凡事都有個Deadline,只要在某個時間點之前開始行動,就算是不眠不休地趕夜車也總是可以在時間內把事情做好。而一個沒有Deadline的事情,是不是就代表機會永遠在那裡等著你,那我們又該什麼時候開始行動呢?

這是一個迷思,一個使我們躊躇不前的迷思。

做過研究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,其實想要有想法是很容易的,難就難在你能不能在別人想到之前發表。因為不管你的想法有多新穎多前衛,只要有另一個人先說了、發表了、或是申請了專利,你的想法就只不過是對他的想法的一個引用罷了。在這個凡事都講求創新的新商業氛圍裡,凡事做好萬全準備的哲理已經派不上用場了,機會永遠是留給放手一博的人──如YouTubeFlickr或是跟我結下私人恩怨Splice (ALPHA blog 評論)。

在這一批Web 2.0的成功案例裡,我們得到的新教訓是:
先不要想太多有關怎麼賺錢的方法,
先做了再說,並狠狠地遭受挫敗,
因為等到你再爬起來的時候,就是你屹立不搖的時候了。


The Confluenz至今剛好整整七個月未更新,我決定重新出發。「想做就去做」是我的新座右銘。除了拿來激勵自己完成目標之外,其實在很多事情上也是很受用的,譬如想起某個朋友時就馬上與他連絡,聊聊最近日子過得如何,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。

就像是那個「世界末日就是明天」的老梗吧,

It's Now or Never.

Thursday, March 23, 2006

昼海 幹音 - 夢と寝言



在介紹主角之前,有一小段故事是必須要提起的。

2004年5月,椎名林檎向大家宣告組成東京事變,放棄專職歌手身分投向她認為更能展現音樂原貌的樂團型態,初聞那時的陣容,不管是原本合作已久的龜田誠治,還是streetstyle 爵士樂團PE'Z的鍵盤手"ヒイズミマサユ機"(在團中更名"H是都M"),莫不令人好奇會激出什麼樣的火花...

2004年11月,東京事變發行組成後的首張專輯〈教育〉,不失所望的是一張團員們火力全開的debut,以前所未有的新面貌詮釋椎名林檎甚有個人風格的歌曲。這張專輯最過癮的,是難得在Ringo(椎名林檎)的音樂裡展現的吉他,都因為一個人讓它足以和椎名林檎的vocal爭鋒頭--晝海幹音

2005年7月,鍵盤手H是都M與吉他手晝海幹音雙雙決定離團,H是都M返回PE'Z的崗位,晝海幹音則去追尋他的個人音樂生涯。這項消息讓不少東京事變的樂迷非常錯愕(好吧,至少我很錯愕..),畢竟他們兩位是為Ringo的歌曲帶來新氣象的功臣,也是東京事變之所以決定成團的夢幻組合成員,他們所激盪出的〈教育〉竟是這麼曇花一現...

...回到主題,

就因東京事變這一段太快結束的夢,使我對這位引起我注目的吉他手更加好奇。他的過去如一張空白的紙,使得他完美的現身更加的迷人,也讓他的離開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。究竟是什麼原因,讓他放棄與東京事變的好手們合作,執意要繼續走回自己的路呢?聽了他今年一月剛發行的〈夢と寝言〉後,我才終於慢慢認識年輕有才氣的micky(晝海幹音)。

前一陣子,大約也是他宣布離開東京事變的再前一些日子,EMI發行了Dynamite Out 巡迴演唱會的現場DVD,其中收錄當時大家一起演出micky的創作 If you can touch it 的片段。從那首歌中,便已聽出micky與Ringo在音樂上所受到的影響是有很大的差別的:Ringo喜愛翻唱Jazz與Soul那般有靈性的西洋老歌,而micky的歌中卻聽到Joy DivisionSiouxsie & the Banshees幽暗深沉的Goth-rock/Post-punk音符。

〈夢と寝言〉是micky的第二張個人full-lengthed專輯,除了整張專輯中的詞曲皆出自其手外,編曲、製作、錄音他也一手包辦,可以說是一張道道地地的獨立/地下唱片 (就連錄音也在自家中錄的!) ...不難聯想他是為了這樣自由的創作空間,他才會離開東京事變吧? 這張專輯裡的歌全以英文填詞,歌名也取得有趣,以下是Playlist:
  1. 午前5時15分/you are still alive
  2. 午前6時30分/everything is mystery
  3. 午前8時17分/if you can touch it
  4. 午前10時33分/monkey and sadness
  5. 午後12時24分/is that all your chromosomes are?
  6. 午後3時41分/hide only your ass!
  7. 午後6時25分/cage
  8. 午後9時32分/he believes
  9. 午後12時77分/blood is flowing
這樣的安排與專輯名稱"夢與夢話"有什麼關係嗎?我猜他應該有在歌詞本中有解釋,只是我看不懂日文啊...。

雖然吉他是micky的主要樂器,
但是在這張專輯裡卻沒有聽到一位電吉他手個人專輯裡該有的匠氣,每首歌富整體性,風格才是他想表現的概念吧。不論是黑暗gothic的 if you can touch it、低迴呢喃的 is that all your chromosomes are?、荒謬的 monkey and sadnesshide only your ass!、還有個人很喜歡的 blood is flowing,一首首在自宅錄音的歌曲所拼湊出的,就是一個屬於micky的音樂世界的原貌。

晝海幹音實在是位少見的搖滾吉他手,或許他的個性中就是少了一些搖滾樂手的血液,才會造成他這般複雜多變的音樂容貌吧。到頭來,我還是感嘆東京事變失去了這位有深度與層次的音樂夥伴 (聽到〈大人〉裡的透明人間尤其如是啊...。) 這篇文章,也是獻給所有像我一樣enjoy東京事變第一期團員的朋友們,雖然要再見到這麼夢幻的組合已經不敢多抱期望,但好的音樂本來就是可以永遠被人歌頌的,就像The Beatles的White Album一樣,一張便已足矣。

- 音樂試聽 -
   晝海 幹音 - 午前8時17分 if you can touch it.mp3
   晝海 幹音 - 午前10時33分 monkey and sadness.mp3
   晝海 幹音 - 午後12時77分 blood is flowing.mp3

- 相關鏈結 -
   晝海幹音官方網站: http://www.je-taime-micky.com/
   c i t y s records (圖片來源): http://www.1fct.com/citys/index.html
   東京事變-大人(台灣EMI):
      http://www.emimusic.com.tw/pop/tokyojihen/page1.htm


*勘誤: 〈夢と寝言〉其實是晝海幹音在2000年發行的第一張個人專輯,當時的他才23歲。我買到的是這張專輯今年重新發行的再版,我想應該是因應他現在的名氣和支持度而推出的吧。在寫這篇文章時並沒發現,後來是注意到他的日文官方網站上寫著「~23歳時の昼海幹音、再発。」才發現,在此提出修正。

mayonaise

Saturday, February 18, 2006

retrievr: 搜尋圖片的新玩法

如果各位有使用過Google的圖片搜尋服務的話,應該都能了解那種對搜尋結果感到不知所云的狀況吧。那麼我勸你...

"如果你說不出來,那麼就用畫的吧!"

retrievrSystem One公司正在進行中的一個新計畫,它提供兩種新的圖片搜尋方法:繪圖搜尋圖片(Search by Sketch),或是以圖片搜尋圖片(Search by Image)

著手試用之後,它的效果雖然不足以令我嘖嘖稱奇,但至少在概念和效果上是足以滿足我那喜歡嘗新的個性。它的原理,我猜測是透過分析搜尋範本中點陣屬性的比例分佈來搜尋每個圖片,意思是,它會分析範本圖中每一個點陣的位元資料,如RGBCMYK之色彩編碼,計算出其佔有的百分比以及排列形狀,然後搜尋擁有相似點陣屬性的圖。...再白話一點地說,若你上傳的是偏藍色的圖,它便會找出所有藍色調的圖片,如果你畫出一個白底上的紅色心型,這很有可能是你得到的結果

不過使我又想再為它加分的,是因為它所搜尋的圖片皆來自Flickr這個聰明有趣的網路相簿。Flickr不但是標籤分類法(tagging, 又稱Folksonomy)的最佳實踐者,具有很直覺式的社群功能,最重要的,在網站上更不缺少好的攝影作品與攝影愛好者,使得retrievr在提供有趣的新搜尋功能之外,也提供水準之上的搜尋結果。

retrievr的網址如下:http://labs.systemone.at/retrievr/
建議工作中的朋友暫時先不要點入,小心一玩就是半個小時喔~ 哈哈!

Sunday, December 25, 2005

Howling Bells - Blessed Night



...有些音樂,是會讓你一聽就陷入其中的。Howling Bells的音樂就是有這般的魔力。想像美國西部公路上經過的大片荒地,夕陽將要沒入地平線,你駛著那種龐大粗獷的美國車子奔馳著,你不知道你今晚會在什麼樣的一個小鎮落腳...。若你問我這樣的影像我會選擇誰的音樂做搭配,在之前,我的首選會是BRMC,直到我聽到Howling Bells。
...they sound like a slightly fuzzier, twangier Mazzy Star. They have a dreamy, velvety quality that's utterly beguiling, but has a hint of danger underneath."
這段對他們的描述節錄自chromewaves.net,是我與他們的音樂邂逅之處。雖然我也喜愛Mazzy Star,但我也是Smashing Pumpkins這般另類搖滾的教徒,總嫌Mazzy Star少了些煙霧瀰漫之味。Howling Bells則滿足了我對迷幻吉他的胃口,並因女主唱Juanita Stein的歌聲,使他們更像是迷幻味較重的Auf Der Maur,與鄉村民謠有了交集。這是一組我不容許在我的收藏中缺席的樂團,希望她們的首張專輯Liberation會在台灣代理。而在這之前,先從網路上分享的過過癮囉!

今晚是聖誕夜呢,也在這祝大家聖誕快樂。與各位分享她們的"Blessed Night"。


- 音樂試聽 -
Howling Bells - Blessed Night.mp3
*原分享來自http://www.chromewaves.net/?itemid=2062

- 相關鏈結 -
官方網站: http://www.howlingbells.com/
Howling Bells' mySpace: http://www.myspace.com/howlingbells
chromewaves的介紹: http://www.chromewaves.net/?itemid=2062

Wednesday, December 21, 2005

The Which Musician Am I? Test

原來我最像傳奇歌手Jeff Buckley~!


Jeff Buckley
61 depth, 38 controversy, 68 talent

Incredible songwriter and touchingly soulful. Jeff was a great person, and so are you it seems.





真是個令我驚喜的答案,沒想到自己在音樂上的個性也能與自己最喜愛的藝人最像。其實Jeff Buckley更可以說是影響我的音樂最深的藝人之一了,這幾天才剛將他的遺世之作Grace重新溫習了一遍呢。雖然那是張我可以用我已「倒背如流」來形容的專輯,但這次依然從中得到了許多的靈感與慰藉,實在很遺憾他已沒有機會在為我們帶來更多不凡的作品。

回到重點。這個有趣的測驗是在批踢踢Britpop版版主pulp的部落格上看到的,他也自己做了一連串的Rock & Roll tests,也分享了這些有趣的測驗的來源。不過我實在沒有時間再多做幾個test,只做了"The Which Musician Am I? Test"和"The Indie Band For You Test",另一個測驗的結果是與pulp一樣的the Smith。(但我對the Smith倒沒有什麼偏好了...)

慢慢接近在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的尾聲,報告與讀物接踵而來啊啊啊。雖然一直很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在國外很紅的名詞"Web 2.0",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工作已忙碌時,更不會想要再花時間寫一些相關的事情了。所以反而是因為幾個好玩的測驗使我願意馬上下筆寫文章,哈哈。

唉,昨天發現我整個12月要是再不發表個文章,Archive裡面就要缺2005/12囉。


- 來源連結 -
   Rock’n’Roll IQ Test (from NYC Ghosts & Flowers)
   *有做測驗的朋友們也歡迎回應分享你們的結果喔~!